于正為明星片酬發聲,這事你怎么看?
- 今日頭條
- 2020-07-09 09:47:26
明星的“天價片酬”已經是老話題了,只要你有流量、人氣、當紅,隨便一出手就是上千萬、上億的片酬,這樣的事情大家也屢見不鮮了。
對于這種天價片酬,著名編劇于正在微博上發言了,先是講述錢到底花在了哪些地方,最后總結了一句:別看片酬高,一年到頭存不了幾個錢。
于正,作為新生代的編劇,在娛樂圈還是非常有名的。出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作品好,更是因為他的嘴巴也很“毒”!
自出道以來,于正在編劇上有一個標簽,“抄襲”被自己定義為“借鑒”。幾年前,因為《宮鎖連城》疑似抄襲《梅花烙》,最終被瓊瑤告上法庭,同期有109位著名編劇支持瓊瑤。
可見,于正在業界的名聲也不怎么樣,最終的結果是瓊瑤獲勝,于正共賠償了近500萬元。撇開“抄襲”一詞不說,其實于正還是挺好的一個人,經常啟用新的演員,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表現的非常直觀。
同時,在他的作品中還有另一個特點,就是一旦捧紅新人后,那么二人合作的就會就非常少了。
比如:楊冪當年因為《宮》而走紅,在拍攝《宮2》的時候就換人了。對此,于正曾經說過:楊冪老了,片酬還很貴。這樣的言語經常從于正嘴里曝出來,由此得罪了不少的人,但也能看出他大力啟用新人的態度。
就是這么一個“毀譽參半”的人,近期針對明星高片酬的問題,在微博上發聲了。
7月6日,于正在自己的微博上算了一筆賬,聲稱:明星高片酬的背后不是一個人,而是一個團隊。以“一千萬”舉例,除去交稅、團隊工資、公司抽成、應酬、公關等,一年到頭存個幾十萬就了不起了。
最后,在評論區還為自己說了一句,自己給過演員最高的片酬也不過1000萬。
7月7日上午,又在微博上發文稱:高片酬也僅僅是那些金字塔頂尖的演員,大部分明星片酬還是很低的。最后,他還給我們算了一筆賬,一個學生四個月內賺了十萬,刨除公司抽成+稅+平臺分約等,一共到手兩萬,每個月也就五千,但是付出的勞動卻非常辛苦。其實,以小編的觀點來看,雖然問題都是“天價片酬”,但是網友、于正所針對的并非一個“焦點”。
乍一看,于正是在力挺“高片酬”不高,因為他的花費也比較貴,上千萬的片酬也很合理,網友噴“高片酬”則有一種“仇富”的心理。
其實,對于網友來說則更側重于“實力要與價值”相匹配,拿著天價的片酬,必然要拿出與之相等的作品。多少片酬無所謂,重要的是實力與價值相符。畢竟觀眾們在意的是影片的質量,畢竟現在視頻平臺上看電視都是需要花錢的,不能白花冤枉錢。
至于片酬多少,那是制片方與演員之間的事情,這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“交易”,吃瓜群眾才不會真的在意呢。就比如前幾天,鼎龍文化公布了自己的年報,又透露出了一些拿著天價片酬的演員。根據資料的顯示:2017年、2018年鼎龍文化支付給周冬雨工作室及羅晉工作室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.09億元和7714.14萬元。
細心的網友發現,當時鼎龍文化與兩人合作的影視劇,也就只有《幕后之王》一部,這樣算來1億和7700萬應該就是片酬了!撇開片酬暫且不談,先來看看《幕后之王》的質量如何!有多少人聽說過這部電視劇,想必人數不多吧,因為這部電視劇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,那就是“血虧”。
很顯然,這部電視劇根本就配不上近兩億的片酬。
對于此事,網友們的評價也很多!有網友稱:周冬雨的還行畢竟是電影咖,還是金馬影后、金像獎影后,一個億的片酬還勉強接受。
羅晉一個二線演員,沒代表作、沒任何獎項,拿七千萬有點不值了。這位網友的評價還算是中肯!廣電總局雖然出臺過“限薪令”等,但是“上有政策、下有對策”!比如:片酬我可以要低一點,但卻可以在劇組掛一個其它的職位,這樣不就將損失的片酬補回來了嗎?
因此,與其限制片酬,不如增加娛樂圈的競爭力,大力度的提拔新人。競爭多了,片酬也自然而然就會降溫,影片的質量也會上去,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。
對于解決明星高片酬的問題,你有何看法呢?